📚📑📝:大四暑假的書單|性/別研究、科技哲學、科技與社會研究專區

1 / 1

📚📑📝:性/別研究、科技哲學、科技與社會研究專區

《樂園的復歸?:遠古時代的性如何影響今日的我們》(Sex at Dawn)

遠古人類的性生活,是開放的且分享的,是生趣盎然、性致蓬勃的性樂園。到了農耕時代後,人類彷彿墮入了集體的「失樂園」,性受到社會規範管控的對象,人類對「性」的焦慮也開始在世界各地溢出。

本書有許多人類學和考古學的實證田野調查,內容十分細緻且有趣;不過若是對考古或歷史沒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只閱讀二、四、五篇,保證徹底顛覆社會賴以維生的一夫一妻制。

《性、謊言、柏金包:女性欲望的新科學》(Untrue)

本書的原文的副標題很有趣 “Why Nearly Everything We Believe about Women, Lust, and Infidelity Is Wrong and How the New Science Can Set Us Free.”(為何我們對女性、慾望、外遇的認識幾乎都是錯的?新的科學能如何讓我們重獲自由)與《樂園的復歸》探討的主題類似,只不過本書更聚焦女性的慾望,以及解構社會如何監視、箝制女性的性主體。

《當男人不Man了!消失在科技時代的男子氣概》(Man (Dis)Connected)

光看到書名可能會以為是某個父權主義者寫的書(可能也是吧),實則,這一本想探討的是網路對一個男性的養成有何種影響?早些年代的男性有明確的模範對象(role model)然而,在網路時代的模範對象被媒體重新形塑,間接導致男性在成長路上的迷失,如:非自願單身者的出現(involuntary celibate, incel)。

不過,類似的社會議題我會推薦英國學者 Richard Reeves 的介紹,為何現今社會出現大規模的男性不平等(Male inequality)。

.

《性、高跟鞋與吳爾芙:一部女性主義論戰史》

從性論戰、文學論戰到文化論戰,重新召喚被遺忘的歷史爭議,重新挖掘被掩埋的歷史衝突。綜觀文學經典、社會運動與流行文化,重新定義二十世紀的女性主義另翼史。(摘自博客來)本書為女性主義研究的專論,內容以及用字平實,可做為認識女性主義歷史的入門讀本。

《技術與社會理論》(Technology and Social Theory)

本書具有豐富的實例,從橋樑、錄影帶、腳踏車到3C產品,這些人造物的發展史往往超乎大家想像;再者,相較於坊間的STS文本,本書更涉入了社會理論的領域,探討馬克思、涂爾幹、班雅明、阿多諾、傅柯、麥克魯漢、拉圖等人如何構思技術與物。在這個科技變革日新月異的時代,與公民權益切身相關的「技術與社會」(STS)議題早已成為顯學。(摘自博客來)

《人文社會的跨領域AI探索》

本書為各界學者的短篇論文集,從法律、政治、社會、文化角度重新審問AI對世界的影響,以及AI如何為人類帶來新的未來面貌?究竟是繁榮還是風險?由於本書內容多為學術理論探究,艱澀的詞彙不少,因此推薦大學生、研究生閱讀,可做為人工智能研究的文獻參考集。

.

《推測設計:設計、想像與社會夢想》(Speculative Everything)

推測設計(Speculative Design)是我在碩班的課程首次聽到的概念。雖然本書以「設計」為名,但是內容多為探討人類未來的可能發展;透過藝術設計和行動裝置,構思一個科技為我們創造的未來。推測設計的精隨正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科藝),用設計師的巧手打造近未來的面貌,透過這些作品激發我們想像、討論、批判科技是否永遠能為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