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老公有跟沒有一樣!假性育兒的6種隊友類型,打擾型隊友真的拜託別結婚!
育兒最怕的不是孩子哭鬧,而是遇到那種「有跟沒有一樣」的假性隊友。不幫忙就算了,還在旁邊出一張嘴、打擾育兒流程、拍張照就說自己有參與,根本只會添亂!尤其是打擾型隊友,自己不照顧,卻總愛指手畫腳、破壞節奏,這種人真的拜託別結婚、別生小孩!來看看最常見的6種假性育兒類型,你是不是也正在默默扛著全部的辛苦?
(圖片來源:AdobeStock)
假性育兒隊友|類型1、旁觀型
口頭禪:「你比較會帶小孩啦」
這類人總是坐在一旁,完全不主動參與育兒,表現得像個旁觀者,孩子哭鬧也當作沒聽見,只說自己不擅長或你比較會。這種長期缺席的態度會讓主照顧者感覺孤立無援,心理壓力不斷累積,嚴重時可能產生育兒倦怠與情緒崩潰。
(圖片來源:AdobeStock)
假性育兒隊友|類型2、打擾型
口頭禪:「你這樣不對吧?」
他們雖然沒有實際參與照顧,卻總是愛在一旁指手畫腳,對育兒方式挑三揀四,還常在不適當時機打擾育兒節奏,比如孩子剛睡著就大聲講話。這種既不幫忙又搗亂的行為,讓主照顧者身心俱疲,倍感挫敗。
(圖片來源:AdobeStock)
假性育兒隊友|類型3、打卡型
口頭禪:「我今天有陪他玩喔~(附自拍)」
偶爾參與育兒就急著拍照打卡、發文炫耀,一副「神隊友」樣,實際出力極少。這類型隊友擅長經營形象,卻不願扛責任,讓真正付出的人被隱形、被誤解,也讓外界錯估育兒分工,無形中加深主照顧者的壓力與委屈。
(圖片來源:AdobeStock)
假性育兒隊友|類型4、甩鍋型
口頭禪:「那是你沒教好吧?」
每當孩子出狀況,這類人第一時間不是幫忙解決,而是責怪照顧者,彷彿一切都是對方沒教好、沒顧好,自己全然無責。這種推卸責任的態度不只令人心寒,更會讓主照顧者承受雙重壓力——既要帶孩子,還要背黑鍋。
(圖片來源:AdobeStock)
假性育兒隊友|類型5、吼罵型
口頭禪:「不要再哭了!你給我安靜一點!」
面對孩子情緒不是安撫,而是怒吼,企圖用吼叫讓孩子服從,忽視孩子真正的需求。這種以情緒控管代替溝通的方式,不但可能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也會讓照顧者得花更多心力善後,修補孩子受傷的心。
(圖片來源:AdobeStock)
假性育兒隊友|類型6、控制型
口頭禪:「聽我的就對了!」
這類人平時不太參與育兒,但一旦介入就想主導一切,凡事要照自己的方式來,否定另一半的照顧成果與經驗。他們將育兒視為權力競技場,讓照顧者感到失去主導權、被壓制,長期下來會破壞互信,甚至影響家庭關係。
(圖片來源:AdobeStock)
這些「假性育兒隊友」的類型,不管是哪一種,都讓真正投入照顧孩子的那一方身心俱疲。雖然多數主責育兒的是媽媽,但反過來,如果主要照顧者是爸爸,也同樣會對這些假參與、亂插手、愛甩鍋的行為感到無奈與心累。育兒從來不是一個人的責任,而是一場需要彼此尊重、分工與合作的長跑。別讓假性隊友成為彼此關係的絆腳石,更不要讓孩子成為情緒戰場下的受害者。
延伸閱讀:更多「夫妻育兒」相關文章
👉媽媽的情緒都取決於爸爸!4個爸爸角色的重要性,你是幫忙還是幫倒忙?
👉婚前相看兩不厭、婚後越看越討厭?關係治療師給夫妻的8個建議!「刻意」其實很重要!
波波媽咪兒也有IG帳號啦!趕快手指一動加入我們:@popmama_mag
還有臉書粉絲團也別忘囉~~歡迎一起來這個小天地吸收媽咪的流行新知,偶爾一起抱怨豬隊友和餓婆婆!(笑)>> 波波媽咪兒FB粉絲團
撰文編輯 #吉娜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