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總要三催四請?5方法告別孩子的拖延症,關鍵還是在於爸媽的身教!
當孩子總是需要三催四請才肯做事,作為父母的我們常常感到焦急與無奈。雖然拖延有時是孩子的天性,但其實根源常來自家庭環境與父母的引導。媽咪編分享5個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的實用方法,並強調「身教」在其中的重要性。只有當我們自己以身作則,才能真正幫助孩子養成自律與負責的好習慣。
(圖片來源:AdobeStock)
改善拖延症|方法1、建立清晰的規則和期待
設定具體的規則,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這樣他們會明白自己的責任和目標,避免拖延。比如:每週固定的寫作業時間或是每天的家事分工,讓孩子習慣有條理的生活。
(圖片來源:AdobeStock)
改善拖延症|方法2、制定固定的時間表和流程
設立一個固定的作息時間,並用視覺化的時間表或計時器來幫助孩子了解時間的流逝,這樣他們更容易掌控時間,避免拖延。這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時間觀念,也能減少不必要的拖延行為。
(圖片來源:AdobeStock)
改善拖延症|方法3、分解任務,降低壓力
把大的任務拆解成小的步驟,這樣孩子不會因為任務看起來太大而感到不知從何做起。例如,讓孩子先完成一部分,再逐步推進,這樣每次成功的小步驟都能增加他們的成就感,從而減少拖延。
(圖片來源:AdobeStock)
改善拖延症|方法4、給予適當的鼓勵與獎勳
當孩子按時完成任務時,給予他們積極的回饋和鼓勵,這樣可以激發孩子的動力,也讓他們感受到努力的成果。此外,設立小獎勵制度(如貼紙、額外遊戲時間等)可以讓孩子對完成任務充滿期待。
(圖片來源:AdobeStock)
改善拖延症|方法5、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自己做事守時、自律,孩子也會學到這些行為。和孩子一起設定規則,並遵守這些規則,讓孩子看到父母的行為,逐步學會自我管理,進而減少拖延的習慣。
(圖片來源:AdobeStock)
改變孩子的拖延習慣需要時間和耐心,但透過一致的引導與正向的鼓勵,我們能幫助他們逐步建立自律與責任感。最重要的是,作為父母,我們要成為孩子的榜樣,用行動讓他們學會如何管理時間和對自己的事情負責。只要堅持這些方法,相信孩子不再需要三催四請,將能自動自發、主動完成每一件事,朝著更積極的人生方向成長。
延伸閱讀:更多「親職教養」相關文章
👉如何教孩子時間觀念?幼兒時間概念發展與教學建議,從3歲開始教最好!
👉3大關鍵教小孩學會生活自理!正向教養講師大V:容許犯錯培養孩子「我能感」
👉孩子玩瘋了不想回家怎麼辦?不用吼罵與欺騙,5招讓你順利帶小孩回家~
波波媽咪兒也有IG帳號啦!趕快手指一動加入我們:@popmama_mag
還有臉書粉絲團也別忘囉~~歡迎一起來這個小天地吸收媽咪的流行新知,偶爾一起抱怨豬隊友和餓婆婆!(笑)>> 波波媽咪兒FB粉絲團
撰文編輯 #吉娜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