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阿伯小白屋|矗立在海濱的故事「小」屋

1 / 1

我一直很喜歡花東;事實上,只要一有長假我幾乎東會往宜蘭、花蓮、台東這些地方而去。這次在台東的一宿,這個地點特別讓我放上圖釘 — 「阿伯小白屋」

台東中正路上的「阿伯小白屋」就這麼格格不入地矗立在臨近海濱公園的中正路上;周遭的房子清一色是低矮的樓房,小白屋的外觀有四層樓高,地下還有兩層樓,用白色油漆粉刷的牆面以及老舊的外觀讓小白屋也有「台灣版的霍爾移動城堡」如此宮崎駿色彩的美稱。

.

我在親自拜訪小白屋前已經看過天下雜誌曾做的深入報導

這棟白色拼裝屋,全是廣西老兵李文昌自己一磚一瓦蓋起來的。李文昌用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找建材、磚石與回收的資源,沒有打地基,也不用鋼筋,竟然蓋出了一棟外觀四層樓、內有六層的白色房子,在颱風、地震頻繁來襲的台東,屹立不搖四十多年。

李文昌先生的樸實以及恆毅力是真正打動我的原因,蓋一棟房子的目的是如此地純粹,就如李文昌先生自己在報導中所說「蓋房子,是要留給孩子住的。」當我到了現場親眼看到李文昌先生40年來的拼裝屋,那種對於在時間長河裡的堅持毫不掩飾地呈現在我面前。

心中只有一種感受,那就是感動。這棟「台東城堡」並非是小榮民對上大地主之間的紛爭、抗衡,或是小蝦米對上大鯨魚這類以小博大的故事。相反地,這棟小白屋、拼裝屋、城堡,沒有打地基、沒有用鋼筋,幾乎能說是個危樓了。2017年李文昌先生過世之後,這一棟房子40年來的修繕便永遠駐足在那。

然而,「小白屋」的稱號是我最無法理解的;照片裡是我從小白屋的另一側拍攝,加上我作為對照物(我的身高約175公分)即便我的單眼已經換上了18mm的鏡頭依舊無法將「小」白屋放到畫面裡。但是,只要你在Instagram上打上標籤「#台東小白屋」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照片裡的小白屋真的是小小的,而且通常也不是照片裡的主角,而是做為人們拍攝到此一遊照的配角。更荒謬的是,有七成以上的照片,拍攝角度、人物姿勢都是差不多相似的,小白屋背後的故事就這麼被絡繹不絕的旅客淹沒了。小白屋旁的阿姨跟我說:

我從來沒想過會有這麼多人只是來拍這棟房子

Instagram上搜尋「#台東小白屋」所看到的貼文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我把這樣的現象稱為「製造觀光景點」;然而,李文昌先生的初衷並不是要讓這棟屋子變成觀光景點,而是為了蓋一棟屬於自己的屋子。是背後的故事撐起了這個「景點」。然而在Instagram的照片裡,小白屋的故事被平台大量湧入的打卡、標籤、點讚沖淡了;甚至,小白屋從故事的主角淪為照片的襯底,只為了被我們拿來做為到此一遊的證明。如果我們開始不在乎這背後的歷史淵源、人物寫照,那麼,膚淺地跟風、追逐、打卡就會切斷我們跟故事的心靈橋梁。

.

《連線》(Wired)的創辦人凱文凱利(Kevin Kelly)在他分析科技趨勢的著作《必然》(The Inevitable)說道

「為了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可以讓所有資訊呈現在每個用戶的頁面,資訊必然會呈現『液態』,如此才能在各個平台間四處流通。」

資訊液體化的副作用便是我們無法細細品味每個資訊。就像「快時尚」所強調的,時尚不是重點,重點是要快,而且要「跟上」。為了跟上跟小白屋合影留念,背後的故事我們可以直接忽略;我可以想像,小白屋會獲得許多稱號,這些稱號將會取代小白屋的歷史、故事、人物,讓小白屋最終成為一個符號,不再有實質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