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oad Trip|開在寂寞公路上,走一趟山城水金九。不厭亭、九份、十三層遺址

1 / 1

原文:開在寂寞公路上,走一趟山城水金九。不厭亭、九份、十三層遺址

前往不厭亭,開在寂寞公路上

不厭亭位於台102號公路瑞芳與雙溪交界,取名自李白的詩句-「相看兩不厭」。天氣好時,登上不厭亭便可以一覽台102公路與群山繚繞的景緻,秋日裡芒花盛開時,更能感受到幾分蕭瑟的美,在被列為台灣36秘境之後成為瑞芳地區新一個知名地標。
通往不厭亭的台102號公路.始於基隆市區終於貢寮,沿途風景綺麗,越往上車流量越少,在過了九份再往上的路段,早期為單向道,道路蜿蜒且常有坍方,往來的用路人甚少,與伍思凱的「寂寞公路」中描述的情境有幾分相似,而後遂有了寂寞公路的稱呼,又因其路段地勢與武嶺相似而成為鐵馬族挑戰武嶺前練習的地方,也讓不厭亭有了小武嶺之稱。
台102號公路還途經許多古道,這些古道如血液一般聯通半個瑞芳地區的聚落,連接著山城採礦、煉金的經濟命脈,而如今則隱身在山林之間,沉默地守護著斑駁的歷史痕跡。  

山城九份

下了不厭亭,我們將車停在老街附近的墓園區,穿過一個個小小的、上上下下的小路來到阿柑姨芋圓。
九份是水金九地區最繁華的街市,沿山勢而建的建築方式衍生出獨特的聚落景觀,因與神隱少女場景有幾分相似的阿妹茶樓而在日本背包客極富盛名,凡來台觀光的日本旅客,幾乎都會將九份列入行程裡。幾年前在澳洲認識的日本朋友Yuna,聽說我來自台灣,興致勃勃地說起自己也到過台灣,她拿起手機展示起照片,照片裡便是九份,夜裡的阿妹茶樓,搖晃著好幾盞紅燈籠,為山城寧靜的夜色增添幾分神秘感。
說起九份,在了解九份的過程中得知,老山城的建築特色是一種以柏油為防水表層的油毛氈屋頂,過去站在高處俯向下望便可窺見一片黑亮,然隨著觀光化與外來人口的移入,這種黑油毛氈屋頂卻漸漸消失在時代的洪流裡,如今還保有昔時面貌的屋房僅不過幾十來家;老街的主要道路以豎崎路貫穿相互平行汽車路、輕便路和基山街而形成一個「丰」字,雖貫穿主街的通道只有一條豎崎路,但整個山城卻有諸多起點不明、終點不明的小徑,穿梭在小徑間,隨意轉個彎都像是途經別人家的日常,讓我與M都想起了釜山的甘川洞文化村。
平時九份人多,不分平假日都擠滿了觀光客,彼時或許是因為疫情影響,又或者是時間還早,九份難得找回他寧靜的氛圍,有了幾分生活感,時光的流動終於是走慢了些。

陰陽海x十三層遺址


日治初期,金瓜石還只是個靠近九份的偏僻小聚落,直到採礦業的發展,這窮鄉遍野的小聚落忽地成為了熱鬧的山城,金瓜石也成為水金九地區最大的煉金場,遠道而來的人,或多或少都做著一點淘金夢。
煉金工業分做「採、選、冶、煉」等大步驟,位於金瓜石的十三層遺址,為水湳洞選煉廠遺址,依山而建,共13層而得名十三層遺址,而因為從內層數為18層,於是當時礦工也稱其為十八層。遠觀如一座天空之城般壯闊,傍著陰陽海,是一處知名的攝影點。

初見十三層是在一篇介紹金瓜石文章裡,當時就對這座遺址有所好奇,而其形象開始鮮明並納入Wish List是在澳洲時無意間用Google地圖找到依山傍水的美景後。

然後,在千辛萬苦才終於找到攝影點的第一次試探後,十三層成了遊經北濱時最常途經的景點。

十三層遺址見證了採銅業的興盛到衰敗乃至廢棄,且因水金九一帶時常下雨,這座天空之城也常壟罩著一股蒼涼蕭瑟之感,像是被歷史遺忘似的靜靜地待著。

Find me

瑩子|微神經女子說故事

攝影手帳 The photo and the story

IG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新北 #九份 #不厭亭 #十三層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