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10部經典動畫的各國版本相異處!不只改配音,畫面、角色也不一樣,大家一起來找碴~

1 / 1

迪士尼、皮克斯動畫電影一手養大全球無數孩童,宛如無國界、終身制的巨大教派(實例:我親姐25歲時四刷《玩具總動員4》場場爆哭)我自己也從小受洗、自以為和世界各地觀眾享有共同回憶,長大才知道各國版本的畫面是不一樣的!不只是配音和字幕不同,考量到國情、文化、理解方式而修改影像和腳色,以下我整理出十幾處最有趣的設計並解析它們的來龍去脈!

📍 克服語言隔閡:圖像化與改名的藝術
迪士尼與皮克斯電影以美國本地、英文為原版,當畫面中出現英文單字時,多數時候他們會以圖像取代,或者直接翻譯成播出地區的語言,說起來簡單但其實是個大工程,例如《腦筋急轉彎》某場景的「此處危險」招牌,翻譯成各國語言後,幻想朋友Bing Bong唸出招牌的動作也要重新繪製,配合語速和語言書寫的方向修改。

|看不懂英文怎麼解決?|

《怪獸大學》變色龍藍道烤了畫有「Be my pal」的小蛋糕,這句美國俚語意思是「請當我朋友」,國際版本中改成了小小兵的笑臉;驚嚇遊戲大會的牆面上有「Scare Games」的噴漆 ,而海外版則是用嚇人的塗鴉表達。
《天外奇蹟》的催淚片頭中,夫妻倆的夢想存錢筒上貼了「Paradise Falls」,代表出發去仙境瀑布的冒險基金,國際版則換成瀑布的簡單圖畫。同一段裡的冒險相冊則是由英文翻成各種語言,有時候工作室會因為劇情發生地而做特別修改,例如背景在巴黎的《料理鼠王》裡老鼠偷看著壞老闆的書信,只有法國版的是法文而非英文,可能他們也知道涉及美食和語言法國人特別敏感吧...

|電影片名與成人片明星撞名怎麼辦?|

《可可夜總會》的原文片名叫做Coco,同時也是劇中至關重要的角色人名,可惜在巴西coco的意思是大便,所以最終巴西版中,電影片名和劇中奶奶一角全部改叫做Viva。《海洋奇緣》的女主角Moana因為與義大利知名成人片女星撞名,因此改名換姓叫做Oceania,而歐洲其他地區則叫做Vaiana,因為Moana已經是別人註冊過的品牌名稱。

📍 融入風土民情:全球在地化的體現
不像前面是為了克服語言理解上的誤差,迪士尼、皮克斯也很注重觀察各國文化喜好、配合風土特色改變小細節,入境隨俗讓電影在各國觀眾心中加分。如《動物方城市》裡的新聞主播,用各地區有名的動物作代表,美加地區是駝鹿、澳洲與紐西蘭是無尾熊、日本是日本狸、中國是熊貓,而巴西則是花豹,可惜我們因為市場不大所以播放的多是原版動畫,如果有台灣版的話應該會是梅花鹿吧!同角色不同版本的策略也出現在《汽車總動員2》的汽車派對,來自別國的競爭選手有不同的烤漆和名字,《飛機總動員》裡的女飛機也有多達11個版本,其中有以國旗顏色設計的俄羅斯、德國版,也有粉白相間櫻花圖案的日本版。

|青菜、運動都能改,魔鬼全在細節裡|

《玩具總動員2》巴斯光年對其他玩具發表激勵演說時,原版背後是一張美國國旗,國際版本則是一顆地球,配樂也從美國國歌換成歌曲〈One World 〉讓全球觀眾更容易獲得共鳴。另外很有名的例子是《腦筋急轉彎》原版中女主角Riley不喜歡吃綠色花椰菜,但考慮到綠色花椰菜在日本其實很常見,所以在日版電影中換成了《蠟筆小新》最討厭的青椒。

劇中Riley爸爸放空時,腦中畫面是美國冰上曲棍球比賽,但在南美洲等地播出的國際版裡換成較為普及的足球,不過這個改動倒是有討論空間,因為冰上曲棍球不只是一閃而過的畫面,也暗示了Riley可能是受父親影響所以喜歡這項運動,讓父女感情線和劇情前因後果更圓滿,好像沒必要為了熟悉感而特地改成足球,畢竟主要劇情還是圍繞著冰上曲棍球的。以上小細節哪個最讓你驚豔呢?也歡迎到IG跟我分享你最喜歡的迪士尼、皮克斯動畫!

🔍新的 #影迷必知 系列將介紹影視相關
理論系、實用系和冷知識系三種知識點
懇請各位大膽提問!下篇貼文解答你✨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看上一篇:不只恐怖片愛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心理作用《恐怖谷理論》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