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阻礙享樂適應性—好東西篇

1 / 1

我們如何能克服大腦煩人的特性呢?又如何不受這些認知偏差的影響呢?在本文中會講述一套具體的策略,讓我們得以有意識地/刻意使用這些策略來克服偏見。(請留意粗黑體字標記的字詞,這才是真正重要的部分啊!因為大腦自然是不會想使用這些方法的。)我們需要努力和刻意去行,好讓事情變得更好。

如果你還有一點印象的話,在年前曾提到這樣一個觀點,我們會習慣身邊的事物,連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也不例外,而且還會不自覺期待這種美好的感覺會不斷延續下去。

標題中寫到的好東西指的是甚麼呢?可能是一輛好車、一幢房子。它有一個可怕的特點,那就是它不會改變,會一直存在。意思是,我們所購買的東西正是造成享樂適應的罪魁禍首。所以,在思考要使用的策略時,首先要停止的是在某些東西上的投資。從現在開始,當你自在思考可以做些什麼來讓自己快樂時,不要浪擲過多的金錢購買好東西。為什麼?誠如先前所說的,好東西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讓我們快樂。

我們以為有了新房子會讓我們超級無敵開心,但事實上卻非如此。部分原因是因為房子會一直存在(沒有其他外力因素的話,通常也不會突然就失去房產,對吧?)。然而,日復一日都住在同一幢房子裡,慢慢就習慣了。而對於其他所擁有的美好事物亦是如此,比如酷炫跑車、名牌包包、高檔機械錶等。這些物件最終會留在我們身邊,同時也意味著我們會對它們感到厭倦。

心理學家丹尼爾.吉伯特(Dan Gilbert)有句精彩的名言是這麼說的:「有些人認為新車更好,因為它的使用年限更長。但事實上,這正是新車最糟糕之處。因為車子會在你生活中存在更久,這反倒會使你沮喪。」

這就是把東西留在身邊會產生的問題。我們會產生習慣。新車也是相同的道理,把它停在外頭,時間久了我們就不再費心在上頭了。在某種程度上,所擁有的物件在生活中的時間越長,就會有更多的時間適應它的存在,這會讓我們覺得很無趣。所以,針對生活中購買的新物件,我們提出了第一項策略—停止在物質上的投資,且轉而投資在無法長久存在的事物,即經驗/體驗。

經驗/體驗指的是甚麼呢?就如同任何你花錢能買到快樂的東西一樣,只是那不是實物,而是指你經歷過的事情。所以,去度假吧,花一些時間去藝術展覽館,或是去歐洲欣賞名畫,聽場音樂會也很不錯呀!就算是外食好了,或是享受美味的甜點這樣的小事,這些都是經驗/體驗,而且它們不會一直存在。也就是說,你沒有時間適應它們。

丹尼爾.吉伯特(Dan Gilbert)對此打趣道:「一輛一直在你身旁的新車會讓你失望。但是已經結束的歐洲之旅卻不會。這段旅程已經終了啦。除了美好的回憶,什麼也沒給你留下。」但我們的直覺卻像是:「我們為什麼會想要投資在一段很美好的假期啊?我們可以買輛車阿,那輛車會一直存在,而且在未來對我們會很有用處。」

但是,這就是大腦給我們的錯誤回饋。事實上,我們從經歷/體驗中獲得的快樂比我們期望的要多。比如說,假期只有一週是件好事。就像你不能待在美術館裡長時間看著某些畫,這意味著你沒有時間適應它。音樂會也是如此。最長的一場音樂會是三個小時左右,這還不錯,但如果時間再延長下去,就可能不那麼美好了。一杯香醇的紅酒也是相同的道理。換句話說,你想繼續享受某樣好東西或持續體驗某個美好的狀態,但若是不停享受、體驗下去,那就不如初見時那般美好了。事實上,你想要的是會消失在生命中的東西。讀到這裡,直覺會告訴我們,經驗/體驗應該能使我們更快樂,因為它們終會消失。但真是如此嗎?投資在經驗/體驗上的人真的更快樂嗎?

我們可從Leaf Van Boven和Tom Gilovich的研究報告窺知一二1。他們要求受試者,想想它們在體驗或實物上購花費超過100美元。你可以想想特別是購買後讓你開心的東西,而不是你不得不買的東西。他們詢問受試者: 「當你想到你所購買的體驗或物品時,你有多開心?」他們還問了其他問題,比如,這個投資有多好等等…實驗結果證明,將金錢投資在體驗上會比擁有好東西更快樂。無論是在接受問答的當下,或是事後回想,受試者都認為這筆花在體驗上的開銷更值得。

但對於低收入的人或沒有擁有那麼多東西的人來說,購買物品是不是會讓他們更快樂呢?上述的實驗這說不定只針對較富有的人才算得數。為了驗證這一點,他們調查了不同的財務收入的受試者,以確定上述模式是否適用於所有人。兩名研究者發現,無論收入水準如何,體驗式的消費都比購買物品更能讓人感到幸福。事實上,當你的收入越來越高時,體驗式的消費就越有可能讓你覺得更快樂。

不僅如此,光是在思考購買不同的體驗時,我們就已經會感到非常開心了。這點在Kumar及其團隊的研究中亦有說明。對於經驗/體驗的期待或想像其實會提升我們的幸福感,而且對於體驗的興奮程度遠大於採買物品。

可惜的是,我們的直覺卻非如此,我們不相信上述的研究是事實。然而研究結果指出,人們會預測他們在體驗式消費上的滿意程度只有物質消費的一半。但在體驗式消費後的兩週,甚至是四週,他們的消費評分都更高。在經驗/體驗結束很長一段時間後,你仍然擁有當初所購買的物品,但你會對以往的經驗/體驗感到更快樂。

因此,可以說,這個策略是所有人都應該採取的。在未來購物時,若想讓自己開心,那就進行體驗式消費吧!因為對於經歷你很難產生適應性,它們會比物質更讓你開心。所以,當你想如何透過給自己買東西來犒賞自己時,就換個方式吧。想想去做一件很酷的事情,比如滑雪旅行等等。或想想有哪些免費的經歷/體驗活動,說不定還能省下一筆錢呢。

另外一點,比起與他人講述你所購買的東西,分享自身的經歷/體驗會讓其他人覺得更有趣,而且還能讓他人與你產生共鳴。在Leaf Van Boven以及其同事的研究中,他們請朋友們在聽到他人的體驗式消費或購買物品的分享後給予評價。當敘事者告訴朋友他們購買了物品或體驗式消費時,人們會自發談論這些形容詞。在下表中,左邊是對於購買物件的評價,在此處可以看到較負面的形容詞,有33%的人聽到後會說:「喔,他很自我中心欸,他沒有安全感啦!」等等。但對於右側體驗式消費的評價卻是「哦,他是幽默的人,而且很友善,心胸開闊。」

最後一個推薦投資體驗式消費的原因就是,經驗/體驗比物質更不容易受到社會比較的影響。你很難把你的滑學旅行和他人的滑學旅行進行比較,但如果要比較車子的好壞,那可是容易多啦。體驗式的消費有時也能讓其他人快樂,因為分享這樣的經驗時能讓人與你產生連結。

說了那麼多,那你想好怎麼規劃這週末的小旅行了嗎?


1 Boven & Gilovich (2003). To Do or to Have? That Is the Ques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6), 1193–1202.
2 Kumar et al. (2014). Waiting for Merlot: Anticipatory Consumption of Experiential and Material Purchas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5(10),1924-1931.
3 Boven et al. (2010). Stigmatizing materialism: On stereotypes and impressions of materialistic and experiential pursuit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6(4), 551–563.


Facebook:Chieh Kao
Instagram:chiehkao
The Science of Well-Being(Coursera):https://www.coursera.org/learn/the-science-of-well-being


#快樂 #快樂學 #享樂適應 #投資 #體驗式消費 #Dan_Gilbert #耶魯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