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該只有如此!豁出自己,活出意義。

1 / 1

在家育兒已經有12年了,回想過去還真覺得不可思議,我就這樣過了那麼多年,看起來是個很不錯的工作-全職媽媽,有薪、福利也不差,只是很難有自己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過去孩子還小時,放福利假幾乎是用小時來算的,睡眠幾乎沒有充足過,這是條不歸路,但卻也是一輩子用金錢也無法衡量的幸福回憶,再要我選擇我仍願意。

但無論是在職媽媽或全職媽媽,母親這身份,基本上都是全職媽媽。

看到朋友分享一段話是說人生不該只有兩個憶,回憶和記憶,覺得很有意思,於是我回應:「要活得有意義。」我一直期盼自己的每一天都是有意義的,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並且感染身邊周遭的人、鼓舞他人,看見他人臉上的笑臉讓人感到無價,因為我曾經也是受惠於他人的幫助。

花朵綻放時,真的很美麗,我喜歡春天和秋天的植物,因為它們分別綻放開來的是不同的美景,就好比每個女人的韻味、氣質皆有所不同一樣的迷人。

雖然每年都告訴自己要活得很有意義,還特別列出了許多項目來達成;但對於認真學習這件事我一直遲遲沒有下定決心去做,去年開始就關注族語的動態,愛琳是原住民-阿美族,女兒在學校有上族語課,還有好姊妹也鼓勵我去學族語,或許未來可以培訓成為老師,後來仔細想想也無不可能,覺得自己也該適時地跨出媽媽育兒框架,畢竟這是目前未來回歸職場的最佳途徑!學習就像是訓練肌肉一樣,需要不斷透過反覆的練習再練習,才有豐收的成果,當然也要用對方法切勿操之過急

以前當學生還真的沒那麼認真過,利用生字卡製作隨時可以練習和背誦;在班上發現其他同學的學習動機很多是和“關係”有關係,有的是想要和父母親或是長輩,透過母語有更多的互動,或者從來沒有接觸過原生家庭的族語,想要更加了解自己的根,所以學習也是一種尋找自己的過程。

自己從小是給外祖父母帶大的,在兒時記憶裡的溝通多半是以母語為主,雖然我幾乎不開口,但早已訓練了聽族語的耳朵;即便是在我目前從零開始學起的過程中也幫助我很多。

過去我幾乎是在家庭、育兒中打轉,當我開始慢慢安排自己的時間及進修後,發現這也是一種豁出自己的方式;我必須放手交給另外一半不做太多的擔憂,相信他可以做得很好,一開始真的是非常不習慣,總覺得我這樣做好嗎?內心糾結、自我控訴,但後來發現其實是我想太多了!另一半把兩個孩子帶得非常好,也很快的就熟悉我不在身邊的步調。

媽媽很重要沒錯,但媽媽把自己全方面都顧及好,也是愛家人的方式。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我並不是一個崇尚忙碌的母親,但往往當了媽媽後,忙碌就自然而然的成為我們生活中必要的步調;我曾經看過一段話是在說媽媽因忙碌而感到充實,但我想那段話應該是這樣,「我在育兒及家庭之間遊走,因此生活感到滿足。」

確實如此,步入家庭生活有了許多的改變,但也著實我願意去嘗試更多新的體驗,特別是在育兒的過程中重新用孩子的眼光來去看待周遭的環境,這也是一種豁出自己的態度,著實活出有意義。

人生很短,特別是進入40後感觸特別深,我還有幾個十年可以把握呢?鼓勵媽媽們也能夠跨出去、找出自己喜歡的事情來做,讓生命不再只是只有家庭育兒而已。

關於愛琳更多

FB粉絲專頁 https://m.facebook.com/Eileens.tw/IG : eileens.tw痞客邦https://eileen1981.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