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展覽|貧窮人的台北 - 觀展心得

1 / 1

會參觀這個展純屬意外,但是這個展帶給我很多省思。很多議題不是不知道,而是沒有時間去深思。這個展覽可以看見不同角色,他們所處的環境與生活的困難。其中不乏有脆弱家庭、都市原住民、精神疾病患者、無家者與特種行業工作者,這些人也是存在於台北的一隅,只是不一定被看見。那至於是視而不見,還是真的沒看見,我想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答案。這個展覽分成許多不同的區塊,內容很豐富。也能試著從他們的故事,去體驗他們的感受與無助。

你對「台北」的印象是什麼呢?我想許多人都會覺得它是台灣最發達、最富有的城市。然而在這個看似光鮮亮麗的城市背後,其實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以前我父母的年代,唯有在台北才能賺到錢跟就業機會,許多南部的人紛紛北上,想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就與財富。然而來到了這裡,才發現沒想像中那麼容易。

「萬華」在許多人的認知裡,就是台北比較落後的區域。我從小在萬華長大,要說這個地方好不好,沒有絕對答案。它有時候很好,有時候不好。依稀記得小學時,外面幫派鬥爭,讓我家的門口被子彈穿了一個孔。長大後,在外地、國外生活時,偶爾會想念萬華物美價廉的食物。許多朋友對萬華的印象都是老人跟遊民,的確是這樣沒錯。但不能說萬華到處都是遊民,他們比較集中出現在某些區域而已。雖然不知道這個主辦是否是特意選在萬華辦,但我覺得選在這裡是非常有象徵意義的。

首先,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性工作者的故事,因為我很喜歡這個區塊的設計與巧思。在展區樓梯旁放置一個身著華服、濃妝豔抹,抱著孩子的假人,背後有許多寫著難聽話的帶子。每條帶子象徵著他人的閒言閒語,從數量來看,就可得知他們承受多大的輿論壓力。沒有人出生就為娼,可能被欺騙感情、可能丈夫早逝,迫使她得獨自將小孩養大。在沒有可發揮所長,或是找不到合適工作的情況下,選擇用身體換取金錢。

步上樓梯後,地上一張張的畫框,讓人自然聯想到她們的皮包與工作時所需的用品。

佇足在樓梯轉角處可以透過三種不同顏色的望遠鏡,去觀看對面展示的假人,意味著他們經常被人帶著有色眼光打量。遠處的四個假人的服裝具有不同的意涵,可以透過「酒聞不如一件」的介紹冊去知道。從最底層的動機為出發點,延伸到樓梯間的攜帶的工作工具,直到轉角處的望遠鏡,就能簡單了解他們的故事。

再來是關於社工的自白,我曾在兒盟做過一陣子的志工。因為喜歡孩子,所以選擇了這個單位。但礙於平日要上班的關係,參與過的活動大多比較簡單。僅有一次接觸較弱勢的家庭,父母因經濟壓力,往往沒有過多的心力照顧孩子。孩子在沒有陪伴的童年成長,也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藉由社福機構團體的介入,讓孩子與社工及其他孩子的互動,給予陪伴與價值觀的建立。我認為志工比社工簡單容易,因為可以隨心所喜選擇要不要做,然而社工卻不行。相對地也有可能長期暴露於負面壓力中,不論是對於無法介入的無助感或是接收外來的負面情緒,都會對自己本身造成影響。有位社工說:長期看到這些人有困難,卻無能為力,進而懷疑自己是不是沒辦法做好,反覆的詰問自己「真的能幫上忙?」。

貧窮經驗者身邊的人,能做些什麼呢?我認為付出是可以透過任何形式的,我身邊沒有多的錢可以資助,所以我用身體力行,去參與志工活動。有時候會利用物資捐贈的方式,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幫忙撥打一個求助電話、將他們的需要讓能幫助他們的人知道,都是屬於協助的形式。若可以,我希望未來能藉由我的知識、技能教授予他們。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最後,精神病經驗者可以說是最複雜的一塊。從這些故事中,看得出這些人其實飽受疾病所苦,對於家人的內疚跟自己的無能為力,讓他們痛苦不已。其實有時候看了滿心痛的,畢竟沒有人想要生病。但當這些人做出了傷害他人的舉動時,那些受害者難道就不可憐嗎?今天看了一個影片是在講述某些人利用自己的精神疾病,作為逃離死刑的保護傘。對於這個議題,我始終理不出個頭緒。只希望人有問題時,自己跟身邊的人都能幫忙留意,並提供適當的協助。

這個展其實有很多區塊,例如:輾轉從山區部落來到台北的原住民、沒有家人陪伴的脆弱家庭、給弱勢者的一封信…。每個議題都有被討論的價值,展覽的形式也極富巧思。整體來說的觀展經驗非常好,而且非常有意義。

令人開心又舒適的禮拜五晚上,太令人鬆懈了。😂 天氣變冷了,大家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