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片電影 ——《破處》 Leaving Virginia 影評

1 / 1

破處 ———
屬於每個人的成長印記
-

在傳統的臺灣文化“破處”這兩個字
並不是可以掛在嘴邊的詞
將這個作為電影的名字
是一個面對臺灣傳統的一大突破
但在電影中
破處代表的並非此二字的原意而是「成長」
雖然這部電影被分類為喜劇
但我覺得在那個喜的背後有著更深的意義
-
“登大郎(轉大人台語)”
這件事貫穿了整部電影
回想自己即將18歲的時候
那種滿心期待的心情
雖然當時正值高三準備考大學
但這一切都無法掩蓋那份迎接成年的喜悅
因為後來又出國唸書 大學念了六年
對我來說 真正的登大郎應該是出國吧
因為在那裡總要獨自面對各種事情
畢業一年了 再看看現在的自己
總是說著 當大人好累
這是當時那個滿心期待的高中生
無法想到的事情吧(?)
-
靈魂人物讓「破處」不再只有最表面的故事
阿烈(吳肇軒 飾)、神器 (楊懿軒 飾)在電影裡飾演正值青春的高中生,也將現實生活中對18歲的想法表現的淋漓盡致。從一開始的只想著真正想著要幫自己的好兄弟”轉大人”,也因此鬧出人命,因而為此帶著這條人命四處逃亡;郭文頤也是本部重要人物之一。每個人有著自己的人生故事,而這故事也讓「破處」這件事有著不一樣的意義。導演也在每個片段中,安排了吳肇軒、楊懿軒之前所做過所謂覺得自己是大人的事,甚至可以說是很屁的事情(我非常喜歡這個店電影手法!);而這讓轉大人有了更深的含義。幫助逃亡的西施 (郭文頤 飾;我學姐我驕傲🎉) 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他對於自己的登大郎也非常有想法!這部電影在逃亡的過程中,有不一樣的事情發生,到最後的爭吵與衝突,成了長大的關鍵。如果說人生一定要遇到什麼事才會真正成長,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
成為大人不難
但成為真正成長的大人卻不容易
我總是掛在嘴邊
不希望自己成為小時候所討厭的那種大人
那大人又該是什麼樣子?
破處 —— 讓我重新思考了長大的意義
-
謝謝 PopDaily波波黛莉的邀請
《破處》 Leaving Virginia
本部電影有入圍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唷!真的是一個非常棒的電影!很開心臺灣有越來越多很棒的國片,而它也不再只有故事鋪陳那麼簡單(但一個好的故事非常重要!),故事背後的意義更值得我們去思考。
-
#破處 @pochu.offical
#影評 #電影 #國片
#阿烈 #吳肇軒
#神器 #楊懿軒
#西施 #郭文頤
#登大人 #成長
-
❖ 合作邀約 [email protected]
❖ Facebook: Tracy L.
https://www.facebook.com/heyiamtracy/
❖ Instagram: @_tracysjournal_
https://www.instagram.com/_tracysjournal
❖ Instagram: @_iamtracy_
https://www.instagram.com/_iamtracy_/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