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陽光照不到的地方

1 / 1

憂鬱是一種「情緒」而憂鬱症是一種「病症」,每個人都會憂鬱,遇到失敗難過的事就會,但正常人會有好轉的時候,可能藉由吃大餐、和朋友談心或睡一覺就能好轉,憂鬱症的差別在於,沒有「好轉」這個機制,無論用什麼方法就是無法往好處想,不是他們做不到而是因為大腦血清素、多巴胺分泌異常,使他們發病時長期處在一種低迷的狀態,所以需要長期用藥,藉由藥物改善,特別是重度憂鬱患者幾乎只能用藥物維持。

為什麼這類的患者一直無法去汙名化,因為人們總是喜歡看表面用自己狹隘的認知猜測別人:「他看起來好好的」、「他過得不錯啊」、「這樣就憂鬱?抗壓也太差了吧」,好像患者沒有在你面前發病。沒有像癌症病人頭髮因化療掉光、沒有像甲狀腺亢進病人手抖眼凸、沒有像身障者坐輪椅患肢在你眼前搖晃,你不用付錢的同理心就沒收了。憂鬱症有輕重之分,但沒有差別的是發病的時候都非常痛苦。

以前國中時期,班上有位同學每次都沒有到校上課,一直請長假,偶爾一兩次到校總是由母親陪同到教室,我們對他的印象就是很臭,非常不修邊幅,頭髮很長都出油,那時候大家都羨慕他可以不用到校上課,師長也沒有為此感到生氣,最後還能順利畢業,我也以為他只是母親太過溺愛,不帶他去剪頭髮身上有異味也不管,還為母親的失職感到惋惜。後來老師跟我們說他有憂鬱症,他一整天只躺在床上動也不動,醫生已經將藥物劑量調到最高,現在師長只希望他能踏進校門就感到欣慰了。但對於國中生尚未成熟的心智再加上這類症狀的不了解,當時並沒有太多人在意只知道:「啊,他好像有生什麼病」。

後來我上了專科讀到相關科系,才發現當時那位同學是重度憂鬱症,所有表徵都符合,也不是父母不管他洗澡剪髮,而是他真的只能躺在床上像人偶一樣動也不動,什麼事情都沒有動力去做,憂鬱症最重要的護理就是要注意營養及清潔問題,重度的患者自我照顧能力缺失的狀況是很嚴重的,當時還羨慕他不用上學殊不知他在發病時比我們坐在學校考試還痛苦千萬倍。而他母親也費了好大的精力在照顧他,這些是我們沒有看到的時候,他們在過的生活。

我認為不是每個人都念過相關科系或者身邊有人是患者,對憂鬱症有誤解是合理的我能體諒,但我不能明白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公開且主觀的去批判、被糾正了不認錯是什麼樣的心態,他只要道歉或許還有機會用他公眾人物的力量將錯誤的觀念扭轉,可惜他為了面子,不斷的解釋讓舊觀念繼續累積。「同理心」不用任何代價是對於任何疾病都有效的護理,也不用專業執照,大家都能做,能不能為這些患者無時無刻都在下雨的世界帶來一點點陽光,每個人都一點點就能照要整片大地了。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