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天生命倒數⏳嘗試新的活法、做新的事、認識些新的人👯‍♀️

1 / 1

時報出版新書《我選擇活下去》在寒冬的年末之際,帶給讀者們一個深深的叩問:

生活的意義是什麼?活下去的理由是什麼?

本文帶你解析《我選擇活下去》書中的三大看點。跟著女主角格洛莉婭的故事,進入她的世界,一起體驗生命倒數的五十天。

《我選擇活下去》故事大綱 ⚖️

書中講述女主角格洛莉婭在 50 天內決定是否結束生命的過程。小說以日記形式呈現格洛莉婭的日常生活,描述她與父母破碎的家庭關係在學校的經歷,以及與朋友和一位神秘男子的互動

過程中,她遭遇了許多挫折和困境,包括差點溺水、誤闖外婆家、被誤認為竊賊,以及在派對上險遭性侵並意外導致他人受傷這些事件交織呈現格洛莉婭的內心掙扎與成長。

《我選擇活下去》2024.12.24 時報出版 / 博客來

看點 1⃣️ :從故事中梳理生活的意義 👾

作者在自序中這樣寫道:

像我這樣熱愛生命的人,平日裡關愛自己的一絲一發,一想一念對輕生的行為向來是無法理解的。
直到有一天,我身邊的一個好朋友有了自殺的想法。
我漸漸發現,能令一個人想要結束自己生命的,未必是激烈的、重大的打擊⚡️
那種毀滅性的力量更可能源自我們平時生活中一次次不起眼的失望感的累積

我們很難完全的同理另一個人的感受。對生命失去意義的人來說,生活並不一定過得很糟。他們只是對於生活中一次次的失望感感到失落,經歷一段「自我價值感」逐漸磨滅的過程

主角格洛莉婭在故事中面對許多困境:面對經常爭吵的父母、複雜的人際關係、對自己的自我認同感,她都嘗試透過不同的方式克服,最後事情卻不如她所願的迎刃而解。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 對生命失去意義的人來說,生活並不一定過得很糟。(圖/ Pexels)

看點 2⃣️ :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

格洛莉婭最終選擇活下去的轉捩點,並非單一事件,而是一連串的經歷與轉變。

她一直以來都努力迎合他人的期望,卻始終感到格格不入。她渴望被認同,卻也害怕被嘲笑。

經歷種種挫折後,格洛莉婭開始探索自己的價值,並嘗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不再害怕冒險,並開始展現自己獨特的一面,例如改變髮色、不再順從。她也練習重視自己的感受,並尋求讓自己快樂的方式。

▲ 格洛莉婭開始探索自己的價值,並嘗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圖/ Pexels)

看點 3⃣️ :日記形式的故事 📝

這本書中以日記形式呈現的紀錄,主要出現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的開頭與結尾。以「親愛的日記!」開頭,記述格洛莉婭當天發生的事件與心情。

這些日記片段呈現了格洛莉婭的內心世界,展現了她當時的情緒、想法與轉變,讓讀者更直接地感受到格洛莉婭的情緒起伏和內心掙扎,進而更深刻地理解故事的主題。 

▲ 這些日記片段呈現了格洛莉婭的內心世界。(圖/ Pexels)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延伸閱讀 📖

讓人絕望的,未必是激烈的、重大的打擊,
那種毀滅性的力量,
更可能源自我們平時生活中一次次不起眼的失望感的累積。

我們決定反抗生活,是因為從未感到幸福。
我們只想要幸福,卻不知道幸福是什麼。
自由如此短暫,我們必須讓它難以忘懷。
死去吧,但會活著。

📖 我選擇活下去:倒數50天,女孩追尋生命解答的末路之旅 📖

作者: 史黛西˙克拉默

譯者: 梁瓊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12/24

👉🏻 博客來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