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憂鬱症患者的六大指南:這些話千萬別說、這些事千萬要做!

1 / 1

秋天到了,或許大多數人不知道這是個危險的季節,高敏感族群、憂鬱傾向者、身心疾患者有非常高的機率在此時病情加重,也就是所謂的「季節性憂鬱症」(SAD)。就連平時狀況穩定的人,也容易在此時心情跌落谷底。

你可能會問,不過是換季而已,有這麼嚴重嗎?台灣甚至感覺不到秋意。

我也一直以為沒那麼嚴重,直到我每年秋天都深深掉入漩渦。

前陣子情緒莫名的低潮,我百思不得其解,朋友丟了一句:「秋天了」,我才發現:「啊,果然。」

季節性憂鬱症不一定是因為感受到強烈的氣溫變化,很多細微的、甚至本人都沒有意識到的變因都可能會加重病情,甚至影響程度遠大於你的想像。

我和病友們時常會互相扶持,一個人狀況比較好時就會拉另一個人一把,以這樣的方式輪流照顧,但到了秋天,幾乎沒有人可以顧好自己。

加藥的加藥、發病的發病、住院的住院,甚至在昨天,我聽聞了一個人的離開。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症狀都可以歸因於季節性憂鬱症,但我想表達的是,它確實是此刻對於我們的一大試煉。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許多我的讀者說,他們自己並不是病患,是看了我的文章才更了解疾病,所以我也想在這個時節,分享一下該如何陪伴患者、和他們共處。

💡多傾聽,不急著表達立場:在許多時候,患者的想法和一般人很不一樣,當你與之共處,會不明白為什麼他凡事都往壞的地方想,但請記得,不要批判、不要告訴他們要正向,而是安靜聆聽他們的感受,即使不理解,依然「尊重」。你可以想像就像和不同國家的人交流,有的國家不握手、有的國家不吃牛,你不一定理解,但你尊重。

💡告訴對方自己就在旁邊:除了安靜傾聽,適時的回應也是必要的,但很多時候回應就會不小心變成反駁、責備,請記得,你也有一些讓人無法理解的想法吧,這種時候如果被否定了不是感覺很糟嗎?何況患者的病是由於腦中的杏仁核、前額葉等部位激素分泌失調,才會陷入悲觀、常人無法理解的低潮,那不是他們可以控制的,所以千萬別要求他們看開一點(就像你失戀時人家叫你不要難過一樣,可以的話誰想難過!)

在安靜傾聽之餘,你可以告訴他們:「我可能沒有辦法替你承擔你的悲傷、解決你遇到的問題,但我陪伴在你身邊。」

💡不要試圖解決問題:許多人會覺得患者的低潮在於他們的「困境」(比如課業壓力、失戀、工作不順等),因而想積極提出各種解決方案,但陷在情緒裡多麼痛苦,你想過的,他們早就想過了;你覺得可以試的,他們早就試過了。如果你告訴他們「怎樣怎樣做不就好了」,很可能會讓對方更加受傷,畢竟他們可是用盡了渾身的力量掙脫黑洞依然無果,你的一句話把一切講得太過容易、在他們聽來也好像他們沒有嘗試過一樣,對於已經精疲力盡的他們,會是很大的否定與打擊。

你可以跟他們說,「你辛苦了,我知道你已經很努力了,如果想哭的話,就大聲哭吧。」

患者們時常被誤以為不夠堅強,但一般人尚且都有低潮,何況是經歷過外在傷害、內部分泌失調的他們。起始點早就不同了,面對相同的問題,自然不可能像常人一樣;甚至患者正是因為太過忍耐、太過堅強,才會把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攬,久而久之形成了疾病。當你說你願意包容他們的脆弱與悲傷時,往往能讓他們已經到達頂峰的防備瞬間卸下。

💡適當的鼓勵就醫:再多的陪伴都比不上專業的治療穩當,當你意識到自己沒有辦法提供幫助,或者對方的情況嚴重失控,請溫和的「提議」他們尋求專業幫助。如果是面對排斥看醫生的人,請你務必先當那個「不覺得看身心科怎麼了」的領頭羊,讓他們知道看身心科不代表就是被貼上神經病的標籤,而且你絕不會這樣看待他們,感冒看醫生很正常,身體失調了看醫生也是很正常的。(何況很多人失眠、壓力大、經期不順也都會去看身心科呢)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如果對方已經有在就醫,可以請他們持續穩定回診,並且把近期的狀況告知醫生,讓醫生來評估是否應該有進一步的治療。

💡在承接別人時,先照顧好自己:時常有人告訴我,身邊的朋友患有精神疾病,他想幫忙,可是他承受得好累,又害怕自己不承受的話,對方會無人可以訴說。但請記得,接住別人的前提是自己站穩,雖然當你表達自己能力有限時,對方很可能會受傷,但身為長期病患,我必須說,「病患們不應該指望任何人無條件的承接,尤其自己最明白那份情緒多麼沈重,如果自己都承受不了了,要加諸在他人身上是不合理的事情。」

當然如果你說了你很累,對方可能會陷入「看吧,我果然造成別人困擾了,我不值得被關心、我好多餘」的強烈反應中,但請你不要陷入自責(畢竟盡不盡力你心裡有數),你可以用善意但堅定的方式告訴他:「嘿,我很關心你、很想幫你,可是我的能力真的有限,這不是任何人的錯,你也並不多餘,如果我嫌你煩,早就拋下你了,我之所以還留著並告訴你這些,是因為我仍想在我所能及的範圍內幫你,我們一起來討論你我都可以承受的平衡點好嗎?」

請記得,過度的憐憫與同情有可能會將你一起拉下去,而這是非常得不償失的事情,所以請適時的幫忙、但敏銳的評估自身狀況,該停止接收時不要因為害怕對方怎樣而勉強自己(當然可能說話時需要婉轉一點),但把自己擺在最前面不是自私,也不是不把他當朋友,而是唯有你照顧好自己,才能夠照顧好別人。

最後,無論你是正在低谷的人還是陪伴者,都可以多利用網路資源了解身心疾病;它不只是一種心病,也是身體疾病,「精神病」更不是一種貶意詞,它就是一種病而已,跟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一樣,雖然可能會一輩子無法根治,但我們並不因此而骯髒。

#憂鬱症 #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