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叛逆期屁孩已經完全拒絕溝通,一溝通就是情緒性字眼,這樣辦

1 / 1

這是個媽媽的苦惱,我想應該也很不少家長的苦惱

我的話會盡量冷處理,如果可行就主動爭取從小孩生活中的消失一陣子,小別重逢再重新來過。

如果沒辦法,一定要一直跟小孩同住,那就開啟幾個月的冷戰模式,只在需要的時候不帶情感地提出需求。

自己先降溫到跟沒這個小孩一樣,冷一陣子看對方有沒有回頭在乎自己的意思,沒有也沒差,冷一陣子整理自己,準備好了再用新的狀態跟他互動。


情緒性的語言跟行為在一去不回的冷暴力面前都是輸家,跟著火大不如冷他跟無視他,人跟人的關係都是不要的最大,你來當那個讓人摸不清在想啥的人,你是家長,他一定會有需要你的時候。

把這看成男女之間的追求關係就很好理解了,你若不是他的菜卻一直想關心他,他不知道怎麼拒絕就是用情緒來處理。

如果你追一個人,對方的態度擺明了拒絕跟你更進一步,那最明智的做法當然就是停止攻勢冷靜下來,回去把自己變得條件更好更迷人,而且好像完全不稀罕他一樣,自己在對方眼裡的價值才會提高。

所有人跟人的關係都是一樣的,但很多父母總是一直在當那個倒貼得很難看,又窮追不捨死纏爛打甚至情緒勒索的追求者。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關係不是用追求奉獻的,是用吸引的,放到所有形式所有關係都一樣。

這個媽媽問我這是不是薩提爾的理論,我說:

不只薩提爾,還有一點完形心理學。

我自己是覺得,所有市面上男女追求的招、商業上的消費心理……全部都可以參考,但總歸就是同理對方就拉進關係,讓對方無法捉摸就能掌控主導權。

很多家長都不自覺把自己的目標跟意圖加給小孩,覺得聽話讀書是小孩的目標,但實際上想要這件事的是家長不是小孩,就只能算是家長自己的目標。

這樣問題就來了,敵在暗我在明,家長不知道小孩想要什麼(小孩想要的通常都很蠢就是了),家長的目標卻很明確暴露了,那這樣關係中處於劣勢被箝制的就是家長。

於是家長用錢、禮物、威逼利誘或情緒勒索跟小孩交換他們想看到的行為,如讀書、家事、禮貌……,卻始終是倒貼的那一方。去想,什麼人總是被追求,總是桃花滿滿、被巴結、被追著跑?他一定不是那個倒貼人的,他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讓自己有魅力和散發魅力,而且也絕對不是關係裡患得患失的那一方。

親子關係其實也一模一樣,有很多小孩很努力上進,是因為想得到父母的關注跟認可,那他的父母就絕對不可能是什麼每天追在屁股後面關心小孩,卻忘了花心思把自己變得更自信魅力的人。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想握有關係中的掌控權,家長要學著像每個讓人苦惱的青少年一樣,不在乎又讓人搞不懂。

有人問說,為什麼市面上只有寫給家長看怎麼教小孩的書,沒有寫給小孩看如何體諒家長的書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可愛

真有這種書的話,就會有一堆家長買來要小孩看,然後小孩就更討厭家長了顆顆

有需求才有供應,就算真有這樣的書,真正的市場也是家長不是小孩,上市也是家長買來看得很爽叫小孩看,然後親子再大吵一架而已

除非遇到對自己漠不關心或明顯是真的憂鬱、生病的爸媽,不然小孩應該很難會沒事感覺要關心爸媽吧

畢竟在小孩的視角裡,爸媽通常都活跳跳的每天催自己去讀書考試上學,管東管西,好像他們自己都活得很完美的狀態一樣,當然小孩不覺得大人有被在乎的需求

忽冷忽熱、裝笨示弱、欲擒故縱……這些招在男女關係裡面很好用,其實也適用親子關係,只是家長們都太倒貼太熱情了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那些自動自發拼命努力要證明給爸媽看的“別人家的小孩”,通常都不是被要求跟管教出來的,是被忽視出來的,得不到的才會渴望,人就是這麼犯賤

人跟人的所有關係都是誰在乎得多,誰就處於劣勢,想要被對方在乎,就是自己少在乎他一點最有效,開口跟對方要愛他會跑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