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好男好女---台灣寫照

1 / 1

女主角梁靜---便是台灣。

她無助、需要強勢男人;多情、搞上姊夫;阿威死後、活在思念他的痛苦中。

那不正是台灣?

無助、孤立無援、部份人民沉浸在對祖國的心理依歸、親中親美;而且---弱。

台灣有很多很棒的人才,但整個國勢非常地弱。

然而梁靜又是飾演經歷抗日戰爭以及白色恐怖的「原著作家」---蔣碧玉的女演員,這個結合可說是酷到天邊去了。

侯導卻很巧妙地讓「悲傷」蓋過「憤怒」。

鍾浩東與蔣碧玉這對夫妻,是知識份子,滿懷熱情地去廣東參加抗日戰爭,一開始遭懷疑是日諜,本要處決,由一位名「丘念台」的長官相助,活了下來。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戰時大兒子出生,被送去安全處讓人收養,自己二人留在前線;戰爭結束,回台時二兒子卻發燒死了。

然後,因為辦報表明政治立場以及將正確資訊傳達給勞動階層,被國民黨政府審問拷打、然後處決。

幹,看到這裡,拳頭沒硬的人可能是沒血沒淚;但我卻快哭了。

台灣一直以來都活在一種「壓抑」裡,你可說亞洲的民族性皆如此。我們不敢對上級有怒氣、對顧客要微笑即使他吃檳榔吃到沒牙齒了…blahblah的,我們的禮拜一到禮拜五,都是活在壓抑裡。

由一個平民的日常生活放大到國際去看,台灣不就是一個壓抑的個體?

倒數第二幕蔣碧玉在鍾浩東屍身旁燒紙錢,鍾浩東的旁白念著遺書。

「…切記精進自己,以阿東(他大兒子)的聰明天資,將來必有成就…。」這段唸出來時我就掉淚了。

我的外祖父是校長,鍾浩東也是校長,他說話的核心思想,跟我外祖父是一樣的。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好好念書,時刻精進自己。」這是他從我國小開始到他過世前給我的紅包,都是在講這件事。

侯導藉由純樸畫面和台語,溫柔地將我們上一代那令人極依偎的台灣人傳統美德情感灌進我們腦中。

我想,侯導除了精準掌握「情感」這件事,他也探討了「語言」這件事。

這非得是台灣與大陸這樣的狀態才有辦法表現----語源一樣的各地方言之間的交會,除了締造些微的詼諧,也是一種特殊的、值得品味的樂趣。

裡面出現了五種語言---國語、台語、廣東話、有廣東腔的台語、山東腔國語。

我真的很喜歡台灣早期知識份子的台語----相當地好聽。

流氓的呢?----就算了吧。

你可能會有個疑問,為什麼台灣有水準的導演,張作驥、侯孝賢等。這麼喜歡描繪「流氓」與「江湖」這件事?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就連張大春的【城邦暴力團】亦然。

那是一個,你明知道自己跟他們是不同世界的人,但仍會被吸引的世界。

再來要談談一個永遠無解的問題。

你可以花一輩子時間跟政治立場不同的朋友吵架,「我祖父是福建逃過來的。」「我家其實有四分之一的平埔族血統」「台灣人的血統就是純正的台灣人,從幾萬年前就是了。」

這是本片的探討之一。我有個朋友曾說:「你知道嗎?我想到長江、黃河,都覺得是我們的。」

我也對另一個朋友說過:「就算我們跟對岸是對立的,但我們真的是從那邊過來的啊。」(我相當厭惡與害怕大陸的言論牽制,但我說這句時是真的這樣想)

片中鍾浩東一行人終於回到台灣,討論著二二八事件,本片是1995年的片,其時侯導就已精準地描繪出台灣長期以來的經濟弊端----掌握土地的人與沒地的人之間的階級差異----也明確說出,這才是二二八的主因。

然而他們的滿腔熱血去辦刊物,卻成了他們的死因。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最後女主角對著偷了她日記的人,透過電話表達自己對阿威的思念,這是一種很真摯、又悲痛到極點的呈現。

我記得小時候我哥跟我媽聊過一件事:「一位名人過世後,他的三個女兒跟妻子在家裡跳起舞來。」

她們已經悲傷到做出反常的事。

而最後梁靜的旁白也是朱天文對於「後設」手法的嘗試;朱天文的書我雖看得不多,但她通常是文字魔術師般的描述遠大思考及情感。

本片是侯導對於台灣的狀態寓言,也是藉由現代台灣狀況緬懷過去曾發生過的悲痛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