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陸劇《安家》淺談房仲業者良心的重要性

1 / 1


作者 / 好·嗑電影(紀沈廷)

最近,咱們「娘娘」孫儷的新劇《安家》在WeTV Taiwan獨家播映,這部陸劇改編自北川景子主演的日劇《賣房子的女人》,不但描繪房仲業者的辛酸外,也反映了現代人買房賣房的困境,雖是改編,但《安家》在故事上進行了大幅度的改寫,僅保留日劇中的人物原型,讓整體劇情更加豐富,就連角色的塑造及帶給觀眾的共鳴都飽滿許多。

雖然沒看過日劇版,但從《安家》這幾集看下來,其實不難看出這部劇集是想藉由劇情,來帶出在現在這個高房價時代,無論是想買房,為自己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又或是想賣房,讓自己的人生重新開始,這些人都只能透過房仲業者來完成他們的目標,進而凸顯出房仲業者在整個過程中的重要性,也因此,他們的心態及出發點就變得更為重要。

《安家》的前幾集中,一對靠著賣包子維生的老夫妻,為了即將娶妻的兒子,將畢生積蓄買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子,但因過程有些急促,加上兒子媳婦似乎有點不靠譜,因此讓男主角、房產門店經理-徐文昌,對著急於完成這筆交易的女主角-房似錦說:「房子不光是房子,也承載了這一家人這一輩子的幸福,我們賺的不僅是佣金,還有良心。」

簡單的一句話,卻也點出了房仲業在買屋賣屋最應該秉持、卻不是這麼容易做到的原則。台灣這些年來,雖然房價居高不下,但總能聽聞民眾與房仲業者之間的糾紛,不是價差過於懸殊、就是產權不清不楚,但大部分的人,這輩子大概就只會買賣個1-2次房子,因此在選擇上就顯得更為重要,因為那不僅是個家,更可能是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幸福,也因此,我們更加依賴這些懂得買房賣房的業者,但真的能做到摸著良心賺錢的,又有多少人呢?

去年,因為工作的關係而有機會做了台灣買賣房屋的專題,總結來說,雖然台灣目前採取「實價登錄」,卻存在著諸多問題,而且有些時候,即便委託給房仲業者,他們都可能提供給民眾不實的資訊,尤其有些長輩不懂得查詢資料、不懂得向左鄰右舍請教當地房價,在絲毫沒有做功課的情況下,全權交由房仲業者,最後可能因此發生買賣糾紛,而這一切除了資訊上的不對等外,也有部分原因是因為業者並沒有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協助。

在做專題的時候,有機會採訪兩則與房仲業者發生糾紛的案例,這兩位都因故想要賣房而全權委託業者,但最終都沒有獲得他們想要的結果;有一位想藉由賣房來清償銀行貸款,但賣出的價格卻低於周邊房價許多,而且有疑似投資客介入;另一位則是在賣房簽約的過程中,因為長時間的「閉門談」而胡塗的讓自己簽約成交,最終賣出的房價也低上許多。

當然,這兩個案例並不能代表全部,而且兩位長輩也一定在整個交易過程中自己疏忽了什麼,但是這不就是我們一般人嗎?一般人想要買房賣房,因為不懂、因為信任,所以委託業者,希望業者能幫助我們這樣的老百姓,完成人生中至關緊要的一件事,卻可能因為信任,而導致自己的房屋被賤價賣掉、或是買了一間不適合自己的房子、甚至買了有問題的房子,這些問題,再再顯示出,無論是買房或賣房,這些專業人士的「良心」都至關緊要,因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關係著平民老百姓心中那一個個渴望有家的願望。

事實上,上述案例凸顯出現階段台灣的房屋買賣存在著諸多問題,即便政府出手,但力道仍嫌不夠,民眾與業者之間的資訊仍處於不對等的狀態,又或者有心人士有意隱藏買賣過程中,原本該清楚告知民眾的資訊,因此,即便我們相信專業,但事前準備卻不能少,尤其買房賣房是人生大事,多做功課至少有機會讓自己不會過於吃虧。

《安家》雖然是劇,卻是再寫實不過的一齣戲,它關係著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遇上的「生命中的那件大事」,買房的人要看、賣房的人要看,如果剛好是房仲業者,那更應該要看,也許,能讓我們在買賣房屋這件事上,想得更多、走得更遠。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