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未央》觀後感|台灣文學現在進行中|看看他們用稿紙糊成的家|大時代的故事還在繼續

1 / 1

湘緗觀影提醒,這部片的主要觀眾應該是「上一代」的人們,某湘看到爆淚想阿公才覺得有感,畢竟無論是朱西甯、劉慕沙、朱天文、朱天衣、朱天心,你能撈到幾位8年級後聽過的呢?

不可否認的是這是台灣文學的斷代家紀錄片。

以下還有點政治立場,不喜勿入。

劇情介紹

一個稿紙糊成的家,一場未竟的文學夢。

平凡的桂花樹下人家,塵封著父親小說家朱西甯與母親翻譯家劉慕沙的書信,他們的情書非情書,還題下「唯有文學,不能平凡」的鴻鵠大志,一個隨國軍來台的軍人,與本省籍的醫生千金,在歷史交會點寫下深刻愛戀。

朱西甯致力於小說創作,不斷突破自我風格,創新小說題材與寫作語言;劉慕沙從事日本文學翻譯,引介日本大家新視野,這對相互扶持的伴侶,為文學私奔、也為文學獻身。電影紀錄兩人從相識相戀的緣分,到抵抗外在壓力邁向婚姻的結合,撐起一個稿紙糊成的家,同時結交各路友人才俊,將文學作為一生燃燒的核心志業。他們寫故事,也成為故事,手中的筆總在第一線,與精彩的人生緊緊相依。

朱家三個女兒將父母著作與兒時記憶對接,朗讀他們年輕時往來的書信,彷如一千零一夜,家的記憶源流翻箱倒櫃,褪色的時光傾瀉而出。《願未央》由長女朱天文首執導演筒,偕同侯孝賢領銜的劇組班底,拍攝團隊遠赴中國探親、走訪台灣舊居,並透過珍貴的家族照片與難得的豐富史料,呈現出這個絕無僅有的文學家族開枝散葉的歷程。他們將生活過得簡樸,但對於文學終其一生不能平凡的大願,依然在第二代女兒的紙筆中虔誠地追逐著。

(yahoo來的)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觀影原因

阿公也是投筆從戎的大時代悲劇之一,許多人家大概都是,剛好住的眷村的同排鄰居是朱西甯的長官(村子官階最上校印象中),有書會送來,鄰居家悉數轉贈給阿公,變成娘親的課外讀物。

可惜的是阿公所在的是文言文圈子,這輩子最不齒的就是白話文學,而這派都凋零了呢!

如果以後在文學成功,希望能把阿公的書再版,他的心血,他的文學造詣傳給娘親、娘親在傳予我,再上一次博客來就好。

喔對,圖書館借的到但大家應該都看不懂。

你家是什麼做的

這家人是稿紙糊成的,所以書多有名拍電影,讓文學電影曾紅極一時,現在文學沒落,湘緗也在寫小說寫文學啊,但被生活逼的不能創作(笑)希望今年把計畫書趕出來,投文學年金。

阿公後來也在國大國防部工作xd

大時代的愛情故事總有年齡差

他們其實差別不大,我阿公阿嬤差了18歲。

故事聽起來又是一場家族革命,本省外省的傷至今消停了嗎?我不知道,當年娘親擇偶標準還是外省人,外省家庭到底跟本省家庭有什麼不一樣,我不知道,村子裡都外省,阿公爺爺出門都會穿有領衣服、西裝褲,皮鞋。家傳吧那種。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台灣文學靠49年後的人撐起來 我不認同

二二八、白色恐佈殺了多少台灣本土知識份子?就有朋友家有例子,外省也有被殺的,民族性至今有融合嗎?我不知道每選必打的省級意識到底???大家都是台灣人,好嗎?

那個年代 搶情書也是種風潮

我阿嬤也是搶了別人的情書才成功騙到阿公的。不好說。中二時期人人都有不分時代的呢!

喜歡按個按個❤️,喜歡文字按追蹤,我是三次元很忙碌的幹飯人斜槓文好多好多,希望財富自由寫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