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為善/曾經對演員說過的話

1 / 1

1.

大學四年級時在畢業影展和同學合作導了一場開幕表演,兩位演員是同系的大一學妹,資質各異。一位是熱舞社的發光的健康少女,服裝配色是紅色;另一位是話劇社社員,沉歛的深藍色。後者收到的掌聲少,觀眾的,任何來源的,甚至她自己心中以為的。演出結束的當天晚上,我於是告訴她:

平常沒怎麼跟你講到話。

但也許你會知道,我說話總不大客套的。

所以當我說:你是個好演員。相當於,你是我見過最好的演員。如果把你和其餘庸才一蓋以演員蔽之,甚至要生氣。

好像一個海邊拾漂流木的木雕師傅,被一天際線的朽木環繞,也能察覺這是一塊即使未經雕刻,也會找到自己姿態的新材。

你是個值得期待的演員。

這甚至不是覺得,而是知道。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我真是從來不騙人的。

2.

大三那年,我在話劇社寫了一齣劇,當時劇中安排了一位編劇的角色,是由當時一位大一的學妹飾演。

大學畢業不久,我把畢業製作的劇本拿給她看。收到她的回覆時我相當訝異:預料之外的細膩。甚有超譯作者原意卻有一番新意的部分。那之後的某個晚上她告訴我,看我的劇本她總是覺得有壓力,一方面出於敬畏;另一方面是她認為自己不夠好,如果回應了很瞎的東西很沒面子。所以她耗盡所有腦細胞整理想法,回覆完以後就說服自己:即使是一坨屎,對方或許也有機會從中得到什麼啟發(或靈感?)之類的。

那晚的最後,她在公車站非常靦腆的說:「當別人問我,『聽得懂我在說什麼嗎』的時候,我總是只能回答,『喔喔我大致上知道你的意思』,而不會說『我應該聽得懂』。」當時的我是相當震驚。一般而言都是「完全」之於「大概」,沒有人會把「大致上」和「應該」拿來比較。事實上,「應該」的程度甚至比「大致上」低,直覺甚至要以為她的語意不清。想過後,明白她著重的點在於人們在使用「大致上」這個詞的時候通常是要強調「沒有的」;「應該」則是強調擁有的。數學表示即是「我還有2成沒有」與「我擁有7成」的差別。

最後我告訴他:你的細膩度是我生活圈裡其他人所沒有的。我在劇本裡經常埋了很多我甚至沒有期待讀者看見的你都看到了。不會說不需要自卑,因為如果存在自卑這樣的形容詞,那絕對不是我們自己去抓住的。但我希望你能過得好一點。

201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