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悲傷都是獨特的

1 / 1

今天參加了由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兒童事故傷害實務研討會,研討會依序有三個報告人:靖娟基金會執行長林女士、台北地院蔡法官以及諮商心理師陳小姐。

三個分享人分別從不同角度切入談兒童出意外引起的司法案件,對家庭的影響、訴訟的遲累、判決結果不如人意常態。

前面兩個分享人分別就對案家(被害兒童家庭)就判決結果落差與訴訟時間太長(兒童事故訴訟平均2-3年)就自己的立場作分享與對話。

後面則是由陳淑芬諮商師談論悲傷與兒童事故家庭的關連與處理。

陳老師開頭即強調了「不是每個人的悲傷都需要諮商輔導」、「每個人的悲傷都是獨特的」,在身旁的親朋好友經歷悲傷時,只要帶著主動關懷的心,不需要把自己的建議還有認為對他/她好的支持系統強行灌入。

接著我們一起觀看了〔俗女養成記〕所詮釋的悲傷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納,在悲傷的歷經過程中,我們必須要知道,就算家庭成員面對同一個事件,每個人的悲傷歷程也不會相同,這五個階段也並非線性發展,而是來回反復的流轉。

每個人經歷著同一份卻不同樣的悲傷,但家庭成員間可能又因為這份悲傷交織引發碰撞,例如悲傷歷程走到憂鬱沮喪的媽媽與仍停留在否認的爸爸。

人生當中我們無不歷經大大小小的悲傷,覺得孤立、被拋棄、訣別,每個人在失落與復原間來回掙扎,最後終於走出悲傷,重建自己的世界。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悲傷不需要被別人評價,悲傷不需要跟別人比較,自己的悲傷經驗只有自己能全然理解,但我們可以找到身旁的人際網路幫我們減輕一點心裡的痛。

下次看到別人在傷心難過,請不要說「看開一點」、「不要想太多」、「這段路我也走過」,請尊重別人的悲傷歷程,請對他們說「只要你需要,我都會在你身邊聽你訴說」

圖片來源:(523)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