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位失職女兒的獨白 ft.讀物分享《以我之名》#張曼娟

1 / 1

「女兒曾問母親:『你喜歡我嗎?』;母親立刻回答:『我當然愛你。』;女兒再問:『可是,你喜歡我嗎?』,母親突然失語。女兒知道母親愛他,卻也知道母親無法接受他為自己打造的理想生活與幸福未來。『不喜歡的愛』比不愛還要痛苦。」P.75

圖片攝影師:Rafael Barros

「到底什麼樣的家庭是完整的?什麼樣的家庭又是破碎的?」;「家庭是否完整,不在於『多少人在』,而是『在的人有愛』。」P.61

從小我就是給外婆帶大,和媽媽同住的單親家庭。對於家庭的「完整」還是「破碎」反而沒有影響我太多。只要同儕的環境、社會的眼光不要對單親家庭貼上標籤。我認為單親的孩子不見得會行為偏差,反而更能克服一些人生的課題。我很慶幸,我是幸運的孩子。沒有被貼上標籤,也有外婆的照顧。

有時候文字很神奇,會在一個恰巧的時間相遇。這陣子除了這本《以愛之名》外,正好在閱讀一本有關兒童腦神經發展科學的書:《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


裡面提到有個著名的小猴實驗,將出生不久的小猴放在兩個假猴媽媽身邊,一個是絨布做成的猴媽媽;一個是鐵絲綁成的猴媽媽,看看小猴會喜歡哪個媽媽?雖然硬邦邦、冷冰冰的鐵絲媽媽會供應奶水,但是小猴更愛依偎在軟綿綿又溫暖的絨布媽媽身上。只有肚子餓了,需要吃奶,才會去找鐵絲媽媽。相片中的小猴上半身探出去吃奶,雙腳卻仍踩在絨布媽媽身上,不願離開。這個殘忍的實驗,是由美國的比較心理學家哈洛所做的,儘管備受抨擊,卻證實了愛與身體的溫暖接觸,對孩子的成長有多麼重要。

然而,家庭的結構完不完整是其次,重要的是可以持續性「依靠」,才是一個孩子在發展人格時能夠健全的主要因素。我們正是仰賴童年時「被愛」的感覺,才學會去愛人的。

「漫漫人生,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希望墜落時,能有人在下面接住。然而,開始學習去接住他人,才是成為一個大人的必經歷程。接住父母比接住兒女更加不易,因為孩子受傷是我們造成的,我們受傷卻是父母造成的。」P.243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我曾經識破我母親的愛。我說她其實並不愛我,又為什麼要對我說謊?還要繼續欺騙她自己呢?遇到這本書才發現。原來那是一種愛。是尚未為人父母前不會理解的愛。只是我更加確定她並不喜歡我,就像我也不喜歡她一樣。我想「不喜歡的愛」正是我們的關係之所以痛苦的原因。這本書讓我在23歲之前覺得好像能給自己一個交待。或是說解釋了這段從童年到成年的痛苦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一直覺得,所有親子關係之間,「母女」的課題最複雜。做為一個女性,不管身分是一位媽媽、一位女兒、還是一位媳婦,都會談到很多她在母愛之間的糾葛。這一年來我總覺得心理「像是」在為了將來成為一個母親做準備。我開始回溯自己和母親的關係。是什麼讓我們變質?又是什麼讓我們對峙?為什麼愛她會讓我想要毀滅?然而,我也似乎像是在玩拼圖一樣,閱讀一本又一本的書,拾起一點又一點的文字,才能慢慢拼湊出一些關係的全貌。

我不確定我有沒有意願或是有沒有能力解決,但我決定繼續保持一個自己能照顧好自己的距離。儘管我知道我也是一位失職的女兒,我期許未來能成為一個「自己也想要的媽媽」。

但作為一個「女孩」,最後我想再分享這本書一段書摘:

「『如果你是女孩』,這本來應該是一句美好的、充滿祝福的話。因為女孩有機會成為母親,成為兒女靈魂的塑造者;可以給予很多愛,也得到很多愛。女孩可以用她敏銳的觀察、善感的同理心、細膩的表達力,成就自己為卓越人士。」P.33

本篇送給所有女兒和母親,我們也許做得不好,也還沒找到更好的方法,那就先照顧好自己吧!。

#母女關係 #親職課題 #以我之名 #文字分享 #天下文化 #張曼娟 #曾曾 #曾曾高興見到你